【案例1】寓教于学
2024年1月,刘冬老师参加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备赛分享会。刘冬老师分享教学设计经验,注重交互式体验,创设沉浸式课堂。她在传统服饰文化教学课堂筹划“穿在身上的中国—领略‘衣冠王国’的传统服饰之美”的传统服饰秀,将课堂讲解与文化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服饰之美。通过生生点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案例2】情境模拟,项目驱动,扎实学生专业基础
在商英专业教学过程中,黄丽华老师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亮点。其创新性地运用“情境模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把外贸谈判、商务会议等逼真的商务情境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跨境电商项目为有力依托,精心组织学生分组协作,逐步完成从细致入微的市场调研,到独具匠心的产品推广这一完整的业务流程。不仅如此,黄丽华老师还大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跨境电商POCIB比赛和OCALE比赛,积极引导大家在日常学习里运用英语深入探讨商务话题。通过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的语言应用水平与商务实践能力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为他们日后在商务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加自信且从容地迎接未来职场的重重挑战。

【案例3】聚焦“立德树人”任务,构建育人课程体系传承中国色彩之美
本案例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讲话精神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契机,结合“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思政教育和美育的育人教学改革实践。
在“设计色彩”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理论+实践、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多元化和多维度混合式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程深度体验性。通过将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唐卡引入课堂教学,挖掘唐卡中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和审美形式等内容,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思政育人”的育人目标,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具有中国文脉的色谱,且基于设计色彩搭配和审美原则对中国传统色谱进行现代运用,传承中国传统颜色的文化精神和形式之美。

(设计教研室陈锡玲老师进行案例分享)